梧州龍母太廟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梧州乃至桂東南地區(qū)著名的文物景區(qū),更是粵、港、澳、臺及海外民眾觀光朝拜的旅游圣地。
隨著梧州經濟和旅游業(yè)的日益發(fā)展,到龍母太廟觀光參拜的人越來越多,圣廟日日香火鼎盛。戰(zhàn)國時期,百越民族生活在福建、江西、兩廣西江流域一帶,當時的西江流域還屬蠻荒之地,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險惡。誕生在梧州的龍母率領南越、西甌的群眾開荒山,治旱澇,導江河,戰(zhàn)勝許許多多的自然災害,使南越、西甌的蒼生得以安居、生息、繁衍,且因有豢養(yǎng)五龍,雨澤萬方,秦始皇派專使禮迎進京未果等神話傳說,龍母受到人們的愛戴和擁護,由古代的著名人物而演化為神?。后人于是建起了龍母廟來紀念她。
梧州龍母太廟建在梧州城桂江水濱,枕山面水,輿地通靈,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有牌坊、正殿、后殿、行宮、龜池、觀音亭、賜福亭、素食館等主要建筑。 正殿莊嚴。共三間,中為龍母殿,供奉著龍母圣像,這個圣像端莊慈祥,和謁親切,象賜福于眾的慈母,是庇佑百姓的元君。右為太子殿,供奉著五龍?zhí)酉瘢妪執(zhí)蛹磦髡f中龍母撿到石蛋而孵出的五條小龍,它由龍母養(yǎng)大,幫助龍母推云播雨,造福人間。左為傅大將軍殿,供奉著清康熙時廣西巡撫佩撫蠻滅寇將軍印的傅宏烈將軍像。這傅大將軍曾到這里的龍母太廟進行過崇隆的拜祀儀式,并為從吳三桂手中克復梧州等縣立下功勛,所以后來也就把他請進偏殿供奉。正殿屋脊上裝飾有“雙龍戲珠”、“龍母賜福”、“五龍賀誕”、“五福臨門”、“得勝回朝”等30多幅灰雕。正殿還高有金盆,叫龍洗盆,專供香客摸盆洗手,有福人可以摸得風生水起。沐光閃爍,靈氣活現。正殿前庭,一年四季,香火不絕。
后殿高矗。首層正中有巨型雕塑《龍母進京圖》,形象地表現龍母被秦始皇禮迎進京,正沿西江、桂江上溯靈渠的傳奇畫面。雕塑前也供有龍母像。二層中間又是一尊龍母圣像,左側陳列著龍母寢床,紅木臥榻,高級錦帳,旁有妝臺,常有游客來此,輕撫龍床,瞻照龍鏡。右側為龍?zhí)优P室。
龍母行宮在主殿左側,寬敞,明亮,底層外為接待廳。內為龍母太廟管理處辦公室。行宮的二樓是關帝殿,供有關帝神像。
龜池在主殿右側,地中一泓清水,飼養(yǎng)著萬年長壽靈龜。中央放置著一只重十余噸,出土于明代的巨型石龜,龜背上還馱著一件大型的石刻“總府題名碑”,它也是一件明代正德五年制作,由明朝弘治年間廣東狀元倫文敘書寫標題,明正德年間兵部尚書(相當于現代的國防部長)湛若水作跋的時十分珍貴的文物。巨型石龜,翹首凝望,似向游致意、頌安。游客到此,往往拿起銀幣,竟投石龜,有“擲中龜頭,多福多壽;擲中龜背,長命百歲;擲中龜尾,好運到尾;擲中龜身,年年青春”的美好傳說。
龜池背后的山體上,又有一大型浮雕《五龍噴水壁》,這是根據有關龍母養(yǎng)大五龍子的神話傳說而創(chuàng)作的藝術精品。壁上五龍,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像在天上騰飛,翻云吐霧;又似在江水徘徊,親馴依戀。每當晨光初照或夕陽映彩霞之際,更添異彩,使整座龍母廟平增許多瑞藹詳氣。(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