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掩埋受損檔案應急搶救處置工作可參考以下程序和方法。
一、挖掘和清點。確定庫房所處位置,爭取盡快將檔案挖掘搶救出來。在檔案柜中的檔案盡量整體移出,減少對檔案的損害和散失。現(xiàn)場對檔案數(shù)量進行認真清點,做好記錄。
二、裝箱轉(zhuǎn)運。準備好箱包等裝具,將搶救出的檔案裝箱,指派專人押送轉(zhuǎn)運至安全地區(qū)。注意在裝箱過程中,要盡量將被水浸濕的檔案與未被浸濕的檔案分開,分別裝箱。
三、冷凍備處理。抓緊與轉(zhuǎn)運目的地有關(guān)部門或國家檔案館取得聯(lián)系,查詢當?shù)厥欠裼欣鋷臁⒗鋷焓欠裼羞m合存儲場地。只要有條件,浸濕檔案盡量送到冷庫中冷凍存放,防止霉變和粘連,待條件具備后進行后續(xù)處理。
四、未被水浸濕的檔案,轉(zhuǎn)運至目的地后,可直接移送當?shù)貒覚n案館暫時存放和進行應急搶救處理。
五、未浸濕的干燥檔案,先應清理塵土,然后采用臭氧消毒等方法進行消毒處理。整理、清點,更換受損卷皮卷盒,登記造冊,入庫暫存。
六、被水浸濕檔案,如無法冷庫存放,可送至檔案館進行處理。除去表面泥土,放入真空干燥機中進行干燥。選擇真空干燥機時,盡量不要選用帶微波加熱功能的機型,以防使用不當造成對檔案的其他損害。
七、受潮浸濕檔案不宜放在陽光下直接暴曬,避免曬干過程中發(fā)生檔案紙張粘連和字跡擴散。八、經(jīng)干燥處理后的檔案,順序進行消毒、整理、更換卷皮/卷盒、登記、裝柜,妥善存儲。九、條件具備時,請專業(yè)檔案保護技術(shù)人員對檔案受損及緊急處理情況進行評估和開展進一步的專業(yè)性搶救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