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歷史資料著錄細則
DA/T 17.2-1995
1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
1.1本標準規(guī)定了革命歷史資料篇名級著錄項目、標識符號、格式和方法。
1.2本標準適用于全國各級各類檔案館編制革命歷史資料篇名級機讀目錄。編制其他革命歷史資料目錄可參照使用。
1.3本標準不包含資料目錄組織的方法。
2引用標準
GB 3792.1 文獻著錄總則
GB 3792.5 檔案著錄規(guī)則
3名詞術(shù)語
3.1資料黨和國家機關(guān)、群眾團體或個人在從事政治、經(jīng)濟、科學、文化等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提供給社會各界工作和學習參考用的一切公開或內(nèi)部的出版物以及某些文件、檔案的復制品。
3.2革命歷史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lǐng)導的黨政軍群機構(gòu)及其他革命團體和個人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資料。
3.3資料著錄在編制資料目錄時,對資料的內(nèi)容和形式特征進行分析、選擇和記錄的過程。
3.4著錄項目揭示資料內(nèi)容和形式特征的記錄事項。
3.5著錄格式著錄項目在條目申的排列順序及其表達方式。
3.6條目資料著錄標引的結(jié)果,是反映一個著錄標引對象的內(nèi)容和形式特征的著錄標引項目的組合。
3.7資料目錄按照一定的次序編排而成的條目組合,是資料檢索和報導的工具。
4著錄項目
4.1檔案館代碼
4.2書刊名稱
4.3出版日期
4.4出版者
4.5書刊號
4.6資料狀況
4.7載體類型
4.8密級
4.9資料時間
4.10卷期號
4.11資料首頁
4.12責任者
4.12.1個人責任者
4.12.2團體責任者
4.13受文者
4.13.1個人受文者
4.13.2團體受文者
4.14題名
4.15主題詞
4.16自由詞
4.17分類號
4.18地名
4.19人物
4.20組織機構(gòu)
4.21會議
4.22備注
5標識符號
:正副書刊名、正副題名之間的分隔符號。
="表示并列題名之間的符號。
+附件。
,相同責任方式的責任者、主題詞等項目內(nèi)著錄兩個以上內(nèi)容的分隔符號。
;責任方式不同的責任者之間的分隔符號。
()表示不同責任者的責任方式,化名、別名責任者的真實姓名。
〔〕表示考證的內(nèi)容。
□表示殘缺和未考證出的每一個中文文字。
~表示起止連接。
6著錄格式
6.1是以篇名級資料為著錄對象的條目著錄格式。
6.2各項目標識符、文字類別見附表1。
6.3附表2提供了革命歷史資料篇名級著錄標引的參考工作單。
7著錄使用文字
7.1著錄使用文字必須是規(guī)范的簡化漢字。
7.2資料本身文字出現(xiàn)錯別字、繁體字和非標準字時,在所著錄條目中予以更正。
7.3著錄中所有數(shù)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
7.4少數(shù)民族文字資料著錄時必須依照少數(shù)民族文字書寫規(guī)則,亦可根據(jù)實際需要翻譯成漢文(外文亦同)。
8著錄來源
著錄來源是被著錄資料的本身,如本身材料不足時,可參考有關(guān)材料。
9著錄項目細則
9.1檔案館代碼,依據(jù)《編制全國檔案館名稱代碼實施細則》賦予的代號著錄。
9.2書刊名稱:分為正書刊名稱和副書刊名稱,副書刊名稱前加“:”。
9.3出版日期:是指書刊通過出版部門出版發(fā)行的日期。
9.3.1分若干期連載的資料(著作)要填寫起止出版日期,中間用連字符連接。
9.3.2出版日期按GB2808《全數(shù)字式日期表示法》著錄,年度4位,月份2位,日期2位,如出版日期省略年、月、日或原文無法確定時間的應補“0”。
例:出版日期只有2月
應著錄為00000200。
9.3.3出版日期凡出現(xiàn)農(nóng)歷、民國等公元紀年以外的其他紀年時間時,一律轉(zhuǎn)換成公元紀年。
9.4出版者:一般以出版機構(gòu)為準,不著錄出版機構(gòu)的代表人,應著錄出版者的全稱。
9.5書刊號:是指書刊在整理過程中按其內(nèi)容屬性所給予的所屬類目的符號,即索書號。
9.6資料狀況:指資料出現(xiàn)破損、缺頁、字跡不清等情況時進行著錄,資料狀況用代碼表示,見附表3。
9.7載體類型:指資料載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特征。紙質(zhì)資料不著錄,其他載體形式用代碼表示,見附表4。
9.8密級:分為開放、控制兩種,凡控制使用的資料用“K”表示,開放資料不用填寫。
9.9資料時間:指篇名資料的形成時間。一般公私文書、信件為發(fā)文時間,決議、決定、命令為通過或發(fā)布時間,條約、合同為簽署時間,計劃、報表為編制時間,著作稿件為完稿時間等。
9.9.1著錄方法同9.3。
9.10卷期號:按單篇資料所刊載的實際卷期號填寫。一篇資料分若干期連載時,要填寫起止卷期號。
例:《論持久戰(zhàn)》分別登載在人民日報354、355、356期上。卷期號應填寫為354-356
9.11資料首頁:是指某篇被著錄資料首頁在一本資料總編碼中的頁序。
9.12責任者:是指對資料的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造、整理,負有直接責任的個人或團體。
9.12.1個人責任者:一般只著錄姓名,筆名、別名除按原文著錄外,還要著錄真實姓名,并用圓括號“()”括起。
例:“伍豪”
應著錄為“伍豪(周恩來)”。
9.12.1.1原文只提供個人責任者的姓和職務(wù),如能考證出來,著錄考證出的姓名,不加括號;無法考證的,按原件著錄。
例1:毛主席
應著錄為:毛澤東
例2:李政委
無法考證,仍著錄為:李政委。
9.12.1.2多個個人責任者時,將其責任者姓名依次寫出。著作方式相同的責任者之間用“,”,著作方式不同的責任者之間用“;”。
9.12.1.3經(jīng)過注釋、翻譯、加工、整理的著作,先著錄原著者,再著錄注釋、翻譯、加工整理者,并把“注釋”、“翻譯”、“加工”、“整理”等用圓括號“()”括起。但文藝作品經(jīng)改編后,體裁有所改變時,則以改編者為第一責任者,并將其原著者著錄于備注項。
9.12.1.4歌曲先著錄詞作者,后著錄曲作者,并把“詞”和“曲”用圓括號“()”括起。
9.12.2團體責任者:必須著錄機構(gòu)的全稱或通用簡稱。
例1: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
應著錄為:中共中央。
例2:中共中央北方局
應著錄為:北方局。
例3: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西北工作委員會
應著錄為:共青團西北工委。
9.12.2.1團體授命個人發(fā)布的文件、個人代表團體所做的報告、講話等,既著錄個人責任者,亦著錄團體責任者。遇有團體責任者帶有考證括號的,著錄時應將括號去掉。
9.12.2.2原文件中多個團體責任者名稱連續(xù)省略寫的,著錄時應分開,之間用“,”分隔。
例:河北、山東省委
應著錄為:河北省委,山東省委。
9.12.3外國責任者,應著錄統(tǒng)一的中文姓氏譯名。
9.13受文者:分為個人受文者和團體受文者,其著錄方法同9.12。
9.14題名:即資料篇名,是指表達資料內(nèi)容特征中心主題的名稱。包括正題名、副題名和附件題名。
9.14.1題名原則是按資料題目名稱著錄,如原題名不能反映資料主要內(nèi)容時,應自擬題名。
9.14.2著錄題名時,應按正題名、副題名、附件題名的順序。不分段落,不留空格。副題名前用“:”號,附件題名前用“+”,附件為兩件以上者,應著錄為“+1……”,“+2……”。原題名內(nèi)的標點符號、括號等應保留。
9.14.3凡連載資料,應在一份工作單上一次守成,并在題名后,用圓括號括起有多少期連載。
例:論新民主主義(5期連載)。
9.14.4如遇上摘要、節(jié)錄資料時,應在題名后用圓括號括起。
例:論新民主主義(節(jié)錄)。
9.15主題詞:是揭示資料主題內(nèi)容的規(guī)范詞,使用詞表為《革命歷史檔案主題詞表》。
9.16自由詞:當主題詞表中沒有相應主題詞,又不能組配標引和靠詞標引時,方可標引自由詞。自由詞應概念明確、含義清楚、實用性強、有檢索意義。
9.17分類號:是指資料所屬類目的符號,是對資料進行主題分析后依據(jù)《革命歷史檔案分類表》賦予的分類號;當分類表中沒有恰當?shù)念惸繒r,可標引相近類目和上位類目,當出現(xiàn)多主題時,可標引多個分類號。
9.18地名:按資料內(nèi)容中所涉及的有檢索意義的地名著錄,歷史地名照原文著錄。外國責任者的國別也在此項著錄。
9.19人物:按資料內(nèi)容中所涉及的有檢索意義的人物著錄,方法同個人責任者。
9.20組織機構(gòu):按資料內(nèi)容中所涉及的有檢索意義的組織機構(gòu)著錄,方法同團體責任者。
9.21會議:按資料內(nèi)容中所涉及的會議名稱著錄。
9.22備注:為著錄各個項目中需加以解釋和補充說明的事項。如有重要人物手跡、眉批等,應在備注項中說明。
附表 1
各項目標識符、文字類別對照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標識符 |
文字類別 |
備注 |
1 |
檔案館代碼 |
020 |
字符 |
CCFC |
2 |
全宗號 |
901 |
字符 |
|
3 |
目錄號 |
902 |
字符 |
|
4 |
案卷號 |
903 |
字符 |
|
5 |
文件號 |
904 |
字符 |
|
6 |
份數(shù) |
905 |
字符 |
|
7 |
頁數(shù) |
460 |
字符 |
CCFC |
8 |
縮微號 |
910 |
字符 |
|
9 |
密級 |
206 |
字符 |
|
10 |
文件狀況 |
920 |
字符 |
|
11 |
載體類型 |
050 |
字符 |
CCFC |
12 |
文件時間 |
440A |
字符 |
CCFC |
13 |
個人責任者 |
300 |
漢字 |
CCFC |
14 |
團體責任者 |
310 |
漢字 |
CCFC |
15 |
個人受文者 |
350 |
漢字 |
|
16 |
團體受文者 |
360 |
漢字 |
|
17 |
題名 |
200 |
漢字 |
CCFC |
18 |
分類號 |
610 |
字符 |
CCFC |
19 |
主題詞 |
620A |
漢字 |
CCFC |
20 |
自由詞 |
620B |
漢字 |
|
21 |
地名 |
630 |
漢字 |
|
22 |
人物 |
640 |
漢字 |
|
23 |
組織機構(gòu) |
650 |
漢字 |
|
24 |
會議 |
320 |
漢字 |
CCFC |
25 |
備注 |
500 |
漢字 |
CCFC |
說明: 1. 字符為字母和數(shù)字,不包括漢字。
2.CCFC 《中國公共交換格式》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制定。
附表 2
革命歷史資料著錄標引工作單
檔案館代碼 020 |
|
書刊名稱 221 |
|
||||
出版日期 440 |
|
出版者 400 |
|
||||
書刊號 110 |
|
資料狀況 920 |
|
載體類型 050 |
|
密級 506 |
|
資料時間 440A |
|
卷期號 490A |
|
資料首頁 490B |
|
||
責任者 |
個人 300 |
|
|||||
團體 310 |
|
||||||
受文者 |
個人 350 |
|
|||||
團體 360 |
|
||||||
題名 200 |
|
||||||
主題詞 620A |
|
||||||
自由詞 620B |
|
||||||
分類號 610 |
|
地名 630 |
|
||||
人物 640 |
|
組織機構(gòu) 650 |
|
||||
會議 320 |
|
備注 500 |
|
附表 3
資料狀況代碼表
項目 |
代碼 |
檔案、資料破損不全(含缺頭、缺尾、缺字碼) |
A |
字跡不清污染(含擴散、墨跡、水漬) |
B |
已托裱 |
C |
其它 |
D |
附表 4
載體類型(非紙質(zhì))代碼表
載體類型多稱 |
標識代碼 |
1 .錄音制品 |
LY |
2 .錄像制品 |
LX |
3 .照片 |
ZP |
4 .印信 |
YX |
5 .縮微制品 |
SW |
6 .機讀磁性制品 |
JD |
7 .其它 |
QT |